中華中醫藥學會1月7日在北京發布《腫瘤中醫診療指南》,攻補兼施治療原則正式確立
新華社北京2009年1月7日電:(記者王茜)
中華中醫藥學會1月7日在京發布《腫瘤中醫診療指南》。《指南》的發布對中醫藥標準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介紹,《指南》作為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規劃(2006-2010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并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負責、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承擔編制完成的國內第一部指導中醫腫瘤臨床診療的技術規范性文件。《指南》共分為21個部分,每一部分為一個具體腫瘤病種的中醫診療指南。在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組織下,在2年多時間里,腫瘤分會近百名專家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等來自全國20家單位的著名中醫腫瘤專家,經反復討論修改、論證審核完成。有關專家認為,《指南》的發布豐富了中醫臨床診療標準,對于加快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提高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解讀:
《指南》的發布為今后的中醫腫瘤治療工作指出了明確的治療方向和指導原則,《指南》共包括常見癌證20種,其中的16種癌癥治療原則為攻補兼施,《指南》明確指出:“肝癌的中醫治療原則:早期以攻為主,中晚期攻補兼施,疏肝健脾,解毒消癥是肝癌的總治則”,“肺癌的中醫治療應遵從辨證論治,扶正祛邪的原則,早期以調理肺氣,化痰散結為主,晚期以扶正補虛為主,兼以化痰散結”。這與我們目前所用的方法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指南》在總結了歷代中醫治療腫瘤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是全國廣大中醫腫瘤專家達成的共識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我們今后工作的技術規范性文件,對今后提高我國中醫治療腫瘤的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是《腫瘤中醫診療指南》,本書中包含有大量的抗癌有效方劑,其中還有許多有效的止癌痛中成藥,這些都是抗癌中藥的精華,以后將陸續予以披露,以造福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