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在癌癥治療方面有哪些差距?為什么美國癌癥的5年存活率達80%左右而中國僅20%左右?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巨大的差距?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一位進修醫生揭開了其中的謎底
我在安德森癌癥中心的所見所聞
《健康報》2012年9月29日報道
今年初,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委派,我來到位于美國休斯敦的安德森癌癥中心研修,始建于1941年的安德森癌癥中心擁有高端診療設施,是一所集腫瘤診治,科研與教學為一體的?漆t院,另所有從事腫瘤專業的醫生所向往。
1,放療計劃要討論后綜合制定
“讓癌癥成為歷史”是安德森癌癥中心的口號,這里具有豐富的醫院文化底蘊,中心到處都能有體現人文關懷的細節,安德森癌癥中心里的放療中心在世界排名第一,我在這里從師于國際著名的放療專家jy教授,安德森癌癥中心的放療病人都是在門診醫治,所以,在他們的門診日及患者隨訪日里,我都跟隨他出診,一起探討病人的診療方案,學習并掌握病人放療的全過程,對于放療的患者們,醫生,物理師,劑量師,技術員都要共同在場為患者服務,以保證放療的準確實施,每周三中午,所有需要放療的患者病例都要進行事先討論,由醫生及物理師對放療計劃提出建議,達成共識后才能實施,我每天早上都去聽放療科住院醫生講課,許多大牌專家也參與住院醫生的討論,他們嚴謹,務實的態度,以及活躍,激情的討論氛圍,使我倍受感染。
2,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已成常規
安德森癌癥中心對每種疾病都有嚴格的診療規范,腫瘤病例的多學科討論已形成常規,我每周都要參加肺癌,食管癌的多學科討論,外科,放療科,內科,影像科,腔鏡科,病理科等各科醫生均從患者的實際病情出發,客觀全面地制定最佳診療方案,而不是只從自己的學科范圍考慮問題,在安德森癌癥中心,專家們對肺癌和食管癌診斷的精準程度猶如長了火眼金睛,能夠發現肺內的毫米級結節,CT引導下穿刺活檢也能得到陽性結果,對于肺癌,還要進行超聲內鏡引導下經支氣管對縱隔淋巴結進行活檢,食管癌要用食管超聲內窺鏡對食管周圍的淋巴結予以活檢,進而獲得準確的臨床分期,然后再按診療規范醫治,在安德森癌癥中心進修的歷程,使我開闊了眼界,接觸到了國際腫瘤學界最前沿的知識,并且轉變了以往的臨床思維方法,學成歸國后可以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評
通過這位醫生進修后的體會,我們知道了美國在癌癥的治療方面之所以超過我們,除他們在臨床治療方面高超的診斷技術外,更主要的是他們在癌癥的綜合診斷和治療方面走在了我們的前面,我們知道,癌癥是全身性疾病,其病變涉及到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在治療上,手術,化療,放療等多學科如何有機的結合大有學問,在美國,癌癥的綜合治療已形成常規,癌癥的多學科討論會診,外科,放療科,內科,影像科,腔鏡科,病理科等各學科醫生均從患者的實際病情出發,客觀全面地制定最佳診療方案,而不是只從自己的學科范圍考慮問題,大大提高了癌癥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反觀我國的醫院,對癌癥患者的治療是先手術,后化療,實在不行就扔到中醫科,實行的是流水線式簡單的治療,各學科綜合會診后的治療幾乎很少見到,這就是中美兩國在癌癥方面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簡單式的治療直接導致了我國每年死亡癌癥患者200多萬,人財兩空的悲劇比比皆是,相當多的癌癥患者在醫院治療失敗后不知下一步怎么辦,處于迷茫狀態,這種現狀的改變,我國醫學界還需要走過一段漫長之路。